先搞清楚致病的(直接)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。
BRAF
全球 40~60% 的黑色素瘤存在 BRAF 突变,这其中有超过 95% 的突变都是 V600E
BRAF V600E突变是指BRAF基因第6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(V,Valine)变为谷氨酸(E,Glutamic acid)的突变,这是一种特定的点突变。BRAF基因编码B-Raf蛋白,该蛋白是RAS-RAF-MEK-ERK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员,此通路在调节细胞增殖、分化及存活中发挥关键作用。BRAF V600E突变导致B-Raf蛋白的激酶活性异常增强,进而持续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,促进细胞无控制的增殖和生存,最终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,尤其是癌症。
治疗方案就是上各种抑制剂:
预后效果参见 文章。
GNAQ/GNA11
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过度增值,在今年一月份的一篇 学术报告 中确认了 INPP5A 成为因 GNAQ/11 突变而导致的恶黑的治疗靶点的结论
上面的报告里说超过 90% 的恶黑都存在 GNAQ/11 的突变,结合前面的结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恶黑要么是 BRAF 突变,要么就是 GNAQ/11 的突变了?但我的案例均没有这些基因的突变……
NF1 & KIT
病因
案例的基因检测结果:
通过对 NF1 的了解可以知道,这个 NF1 会编码神经纤维酸的蛋白,这个蛋白会抑制癌细胞的增殖,如果 NF1 突变了就相当于癌细胞解除了封印,疯狂增殖。换句话说,NF1 的突变理论上可以导致任意癌症的发生,这次碰巧是恶黑了。
通过对 KIT 的了解,我们知道,这个 KIT 会编码出 c-KIT ,而 c-KIT 的作用就是促进细胞的生长、分裂等增殖行为,因为它也是激活前面提到的 RAS-RAF-MEK-ERK 通路的其中一员。由于是扩增突变,使得细胞增殖行为被过度激活,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。
治疗
NF1 有一些推荐药物:
而 KIT 的扩增突变就有些麻烦,因为已经实验证实了现有的药物不起作用:
但是转折点是,上面的数据都比较老了,最新上市的 瑞派替尼 对于 KIT 的所有突变类型都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。尽管它被主要用来作为 GIST(胃肠道间质瘤),但是发病原理都是一样的,应该也可以用来辅助治疗恶黑的。
而后面恰好搜到一篇关于瑞派替尼治疗恶黑的 文章,也证实了我的猜想,并且这个药也刚好顺带对 PDGRFA 的突变也有效果!
自身免疫治疗
自身免疫治疗是一种通用的、普适的治疗方案。大体思路都是直接或间接激活自身免疫系统,让肿瘤细胞以最自然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TIL
TIL(Tumor-Infiltrating Lymphocytes,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)其原理是:
当患者身体里出现异常增殖的细胞时,免疫系统一般都会前来查看情况(即便是 免疫豁免区 也不例外),如果最终还是导致肿瘤形成,主要是因为免疫细胞数量太少,但是肿瘤组织中还是会存在一些失活的免疫细胞。我们只需要从肿瘤组织中将这些免疫细胞提取出来,在实验室将其激活并培养繁殖,最后再以静脉注射方式输回患者体内,让它们重新再杀回去,手动激活身体自带的免疫系统。
而上个月正好有一款 TIL 的药物(Lifileucel)被 FDA 批准上市。国内应该不久后也会有自己的 TIL 方案。
预后参见 这里。
DC
DC(树突状细胞)可产生激活 T 细胞的全部信号,也就是说 DC 是体内各种异常的吹哨人,负责唤醒免疫细胞。只要我们有办法刺激 DC 成熟,加倍的工作,那么就能在体内召唤更多的 T 细胞援军,纯粹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杀死肿瘤细胞。
关于 DC 的最新研究参见 文章
CTLA-4
上文是通过刺激 DC 来激活自身免疫系统,我们也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唤醒更多的 T 细胞援军。
CTLA-4(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-4,Cytotoxic T-Lymphocyte Antigen-4)是一种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受体。CTLA-4属于免疫检查点分子,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和限制免疫系统的活性,防止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。CTLA-4通过与抗原呈递细胞(APCs)表面的B7分子(包括CD80和CD86)结合,竞争性抑制了另一共刺激分子CD28的结合,CD28与B7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是必要的。
也就是说,我们的免疫系统为了防止免疫细胞攻击正常的组织,于是有了 CTLA-4 用来限制 T 细胞活性,避免其走火入魔,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而 ipilimumab(伊匹单抗)这款药物就是用来抑制 CTLA-4 的,也就是说解除了 T 细胞的封印,增强其杀伤力,这样就能在与肿瘤细胞的对抗中占据优势。
它的副作用也很明显了,失去了 CTLA-4 这样一个刹车片,可能会导致 T 细胞的无差别攻击,所以在用药阶段需要随时监控身体状态,一旦有异常发生就需要停止用药
PD-1
PD-1(程序性死亡蛋白1,Programmed Death-1)是一种位于T细胞表面的免疫抑制受体,属于免疫检查点分子。当PD-1与其配体PD-L1或PD-L2结合时,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,从而降低免疫系统对细胞的攻击。这一机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有助于维持免疫耐受,防止免疫系统损害正常组织,即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。然而,在癌症中,许多肿瘤细胞能够表达PD-L1配体,通过激活PD-1途径抑制T细胞,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。
而PD-1抗体是一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,它们通过阻断PD-1与其配体PD-L1或PD-L2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。这样可以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,恢复T细胞的活性,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。简而言之,就是说通过“双重否定”PD-1抗体可以保证 T 细胞的活性,使其在体内正常发挥其该有的功能,即:消灭肿瘤细胞。
PD-1抗体的应用已成为多种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,包括但不限于:
- 恶性黑色素瘤(Melanoma)
- 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
- 肾细胞癌(RCC)
-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(HNSCC)
- 霍奇金淋巴瘤(Hodgkin's Lymphoma)
几种已获批的PD-1抗体药物包括:
- Nivolumab(纳武利尤单抗)
- Pembrolizumab(派姆单抗)
- Cemiplimab(塞米普利单抗)